樂辰教育|父母一定要看的早教書籍推薦

講述了十八世紀德國一個牧師將初生有些癡笨的兒子悉心培養最后成為少兒神童,這位父親本身就是博學多才的,再加上他長期對兒子寬中帶嚴的管束和以身作則的學習,從興趣開發引導兒子學習,帶孩子出門見世面長見識,待人彬彬有禮不卑不亢。
時代和國情有所不同,因此他的早教經驗不能全盤借鑒。
父母們可以吸收老卡爾對兒子的一些教育思想和開導的說法,比如當小卡爾問爸爸學這么多知識有什么用?反而不如木匠實用。老卡爾是這么回答的:“首先,知識是一切力量的源泉。如果你沒有起碼的對力學的理解,你怎么會知道一座房屋需要多大的木材去支撐它呢?如果沒有數學,你怎么計算需要多少材料?你怎么知道那一種設計最合理?如果你沒有審美知識,怎么能建造出漂亮的房屋呢?”這種與孩子循循善誘淺顯易懂的說理很受用。
2.《愛和自由》(推薦0-3歲孩子的父母看)

孫瑞雪,是幼兒教育專家,她將蒙特梭利育兒早教經驗和中國國情結合起來,自己創辦了蒙特梭利幼兒園,尊重兒童的發展,用簡捷有效的蒙氏方法去引導兒童天性,并講述了問題兒童形成的原因以及解決辦法,對中國式的老派育兒思想是一個不小的沖擊。
這本書后讀者會極大的反思了自己和父輩以前的育兒早教的錯誤觀念,書中例子較多,也有理論描述,語言平實可讀性高。
3.《捕捉兒童敏感期》(推薦0-6歲孩子的父母看)

有多少父母知道,孩子為什么愛吃手;為什么總是抓住什么都往嘴里塞;為什么不斷扔掉手里的東西,你撿起來遞給他,他會再扔掉;為什么總愛玩水,經常渾身上下都濕透了;為什么總是把桶呀、瓢啊往頭上套;為什么總是往桌子下衣柜里鉆……吃手、扔東西、鉆洞洞、“打”人、說“不”……你是幫助了他,還是遏制了他? 孩子以上的行為其實都是在學習——由生命的內在驅動的對與外界環境和生命本身的學習! 所謂“敏感期”是指在0-6歲的成長過程中,兒童受內在生命力的驅使,在某個時間段內,專心吸收環境中某一事物的特質,并不斷重復實踐的過程。順利通過一個敏感期后,兒童的心智水平便上升到一個新的層面?! ?
此書也是孫瑞雪的作品,盡管是同一作者寫的,但與《愛和自由》沒有重復內容。在《愛和自由》推行4年后的又一力作,兩本書思想都是貫徹蒙特梭利教育,但是本書以一個個具體的實例描述兒童在0-6歲各時段都有不同的敏感期,并呼吁家長們重視敏感期和及時引導,如果對之橫加攔阻則會導致孩子天性在成長發展的缺失;引領讀者了解兒童成長的規律,破解兒童內心的秘密。
4.《好媽媽勝過好老師》(推薦0-6歲孩子的父母看)

讀者時常被其中篇篇短文中的通篇貫穿的育兒智慧所打動,也常常陷入兒時經歷的各式各樣有利或是有害的“老式教育”中。
每篇短文都值得家長和老師所深思和反省,它顛覆了許多根身蒂固教育理念。
每個女人天生下來都可以做“媽媽”,但是否能做一個好媽媽是需要學習的。
套用一句話來講就是世界上沒有壞媽媽,只有懶媽媽。
5.《如何說孩子才肯聽,怎么聽孩子才肯說》(推薦1-18歲孩子的父母看)

“此書將幫助你學會一種讓孩子聽話的神奇語言,這種愛的語言使孩子很容易接受父母的要求和忠告。
世界上數以千萬的父母用自身的親身實踐證明了書中提供的方法非常有效。
該書在美國暢銷300多萬冊,并被翻譯成30多種文字風靡全球。世界各地的父母和專家熱情洋溢地贊譽兩位作者,她們在長期的實踐中摸索出的這套語言是那樣行之有效,的的確確能緩解所有年齡段的孩子與父母的緊張關系,結束父母與孩子的沖突對抗,帶來父母和孩子的合作。”
阿黛爾.法伯和伊萊恩.瑪茲麗施著作,內容有大量實例,還添加了淺顯易懂的漫畫,沒有枯燥的說理。
盡管是美國作者寫的,但里面提倡的鼓勵和欣賞教育和語言技巧同樣也適合于中國早教。

樂辰蒙氏親子園
地址:成都市錦江區錦繡大道3555號錦江國際花園1號樓3層
聯系電話:18123382103